新闻动态

  •   


转型提速适应新常态 发展升级描绘新未来――我校第三届五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侧记

 

发布时间:2015-03-26

实习记者 何杰
引言:石竹青翠,沁湖碧波。
2015年伊始,在全省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上,我校连同景德镇陶瓷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等省内十所高校一道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在刚刚结束的宜春学院第三届五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转型发展成为《校长工作报告》中提到最多的字眼。
一时间,关于转型发展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这声音引人思考,给人力量,催人奋进!
转型发展对于宜春学院来说,并不陌生。早在2014年3月,在学校三届四次教代会上,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与会代表共同的声音。而仅仅过了一个月,在驻马店召开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当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明确提出要深入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作为身处赣西大地上这颗璀璨的教育明珠里的宜春学院人,无不为之振奋。转型发展成为当年全校上下共同学习议论的重要话题。
而在今年的《校长工作报告》中,转型发展被明确为学校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并成为文中的重要篇幅,这也成为了与会代表们讨论的关键词。
代表们立足转型发展纷纷建言献策
明月山间照,秀江水中歌。
在今年双代会的各代表团分组讨论上,与会代表就《校长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转型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第三代表团,有代表提出转型发展的根本是人才的培养,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代表还指出,各个专业都有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基于这个平台的转型,我们面临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学校要搭建一个足够开放的院系间转型联系渠道,通过院系间的相互沟通、扶持与帮助,来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整体步伐。
在第四代表团,有代表提出,我校是转型发展的十所高校之一,学校转型喜的是可以快速进入转型发展的第一方阵,先转型就可以先一步占据有利地位;忧的是在江西转型的学校中都是一些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比较成熟的学校,那么宜春学院转型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有代表也指出,学校在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上要进一步完善,多下功夫,出台一系列转型发展的规划设计,加强各教学院之间的联系沟通,增加透明度,同时,我校的转型发展不应该是一哄而上的,而是应该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可持续发展。
还有代表认为转型是必须的。因为这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就如去年我市还没有高铁今年便通了,这是时代的脚步是怎样都阻挡不了的。我校又怎么能关门办学?就应该 “翻转课堂”,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结合社会的要求,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最后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顺应潮流。但转型发展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教师的导向性,转型发展需要一批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教师的培养也应该成为当前转型发展的研究课题之一。而现在的教育体系又是否跟得上发展,我们要密切关注并加强研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第七代表团,有代表提出,转型发展需要相当大的经费支持,学校在这一块是否有考虑?同时,学校对转型发展的政策是怎样的?各个教学院心中都没有底,希望学校在紧抓转型发展机遇的同时,尽快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

代表们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 积极参政议政
让学生成为转型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可以注意到,今年关于转型发展的讨论比之以前更趋成熟,与会代表们在明确了转型发展的目的和意义之后,对转型发展的步骤有了更深的思考,从学校顶层设计到老师的导向性问题再到学生对转型的适应性,与会代表们真知灼见让转型发展持续发酵。
在会场外的学生记者团办公室里,学生记者们一边整理代表发言,一边讨论着学校的转型发展对学生而言的改变。
学生记者张博文就表示,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学校的双代会,第一次听到转型发展这个词,很新鲜,也充满期待。听到在座老师对学校转型发展提出的意见,他感到非常的憧憬,因为很多举措都和学生息息相关,甚至会影响到以后学习方式的转变,他觉得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会让自己感受到更多学习的乐趣。
而在学生记者赵晴晴的眼里,转型发展就是增加了手中这枚打开社会钥匙的含金量。以后将更多的侧重于实践教学,让我们的动手能力和理论水平想相适应,更好地激励我们去创新,去研究。而这为自己以后走向社会提升了很强的竞争力。
当前,宜春学院着眼于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性、开放性的本科高校,以全面构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服务教学、实行应用型科研服务地方的体制机制,拓展特色发展之路,办学质量不断提升,为宜春实现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三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转型提速适应教育新常态,发展升级描绘高校新未来,2015年,宜春学院在转型发展的铿锵步伐中继续向前,在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征程中大步迈进。
风景这边独好!
(责任编辑:宗轩)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